最近,有位立法委员提出一篇质询,就谈这个 仁 字。前一个礼拜他把这质询给我看,问我的意见,我说无可奉告。因为他已经提出来了,我们又何必再作讨论?不过我认为 仁 字的确很难谈,我这样说也就是 微言大义 的精神吧!我们现在讨论到这里,全部《论语》的中心谈 仁 , 仁 是什么?过去有几种解释法。最有名的是 博爱之谓仁 ,许多人谈到仁的意义,都会这样答复,而且以肯定的语气说,这是孔子的意思。其实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孔家店的两大股东——孔、孟都没说过,这是孔家店的伙计——唐朝的韩愈讲的。在唐代大家也讨论什么是 仁 的问题,而韩愈下的定义:博爱
南怀瑾先生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做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
y静听一季花开创作的有声书作品《论语别裁》,目前已更新0个声音,收听最新音频章节null。《论语别裁》是南怀瑾著作的一部作品,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 发现分类电台首页有声书《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 75 《论语别裁》是南怀瑾著作的一部作品,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把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
论语别裁 三言四语 现在各大专学校的学生,有一个新称号—— 三四教授 。假如我们看见一位不认识的教授,想知道这位老师是教什么的,往往被询问的同学会说: 哦,三四教授。 这句话含有非常轻视的意思。所谓 三四教授 就是教三民主义、四书五经的教授。他们在学校里是没有人看得起的,同军训教官一样,被学生另眼相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八、九年前,和一位国立大学教书的朋友谈起,问他怎么搞的,教得学生对三民主义如此反感?他说这件事没有办法。我认为不是没有办法,表示愿意代他教几个小时。后来有个机会,一位某大学的学生要我去参加他们开会,他说他们要开会讨论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论语别裁读书笔记论语别裁一书是由南怀瑾先生的讲课记录整理所得,南先生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对论语的理解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虽有别于正宗儒者,但论语年代久远且内涵丰富,谁又能断言自己的理解就一定正确呢
论语别裁读后感(一)近日偶读书,南华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书尽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齿留香……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谈学问,简言 学 ,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以及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 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为四书之一,经典之一,过去考取功名的教科书,这个过去指的是科举时代,明代起,还必须用朱老夫子的注解。在我,所谓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只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至于《论语》是个什么样子,没有读过。觉得那是旧的东西,没用的东西,如果去看是个搞笑
《论语别裁》第05章公冶长(04) 立己易立人难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漆雕开是孔子学生中专门研究历史的,从《史记》上知道,他曾随孔子学习《尚书》。《尚书》就是现在说的《书经》,是孔子所整理中国上古的历史资料。他年纪比较大一点,只少孔子十一岁。漆雕是姓,名开,字子若。 这里提到,孔子有一天对漆雕开说,你的学养已经可以为社会服务了,出去做官吧。可是漆雕开说,老师,谢了!对这件事,我没有自信。这句话蕴含的修养很高,他是说你让我出去做事,我真能够替国家,为社会做得了什么事吗?我的学问够吗?你吩咐我做什么都可以,但是出来为别人担当大
有声书《怀师授权[论语别裁]》是一项将经典《论语》以全新形式呈现的音频作品,融汇了深厚的儒家思想和现代科技的便利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怀师授权[论语别裁]》在传承儒家经典和满足现代听众需求方面的独特贡献和潜力。
《论语别裁》第16章季氏(09) 先知的预言 接下来是孔子历史哲学的观点。也是中国政治哲学思想一贯的名言: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这两节和前面整个是连接的。也可以看出来,春秋战国历史的演变,是社会的演变史,也是政治演变史的资料和原则,不要轻易放过了。研究起来,有很多道理。根据这些道理,把资料找来,用白话文可以写
论语别裁 搜索分享空间好友新浪微博论语别裁 道佛儒医旧葫芦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让,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